一般情况下,服务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最小化安装,自然缺少了一些基本的软件包。出于安全考虑,服务器一般不允许访问互联网,这就导致需要配置本地 yum 源,来安装一些相关的依赖包。最简单的做法是将操作系统的 ISO 镜像文件直接挂载到服务器上,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网管都愿意配合做这种事情。很多时候得自己把 ISO 镜像文件扔到服务器上去挂载。但是,一个系统的镜像文件至少 3、4 个 G,占用空间不说,而且在上传到服务器时还受到网速的限制。因此,自建一个最小化的 yum 源仓库,就成为一个理想的需求。
这里以 CentOS 7 为例,自制一个最小化的 yum 源仓库。
一、最小化安装 CentOS 7
二、配置清华大学镜像 yum 源
> -e 's|^#baseurl=http://mirror.centos.org|baseurl=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|g' \
> -i.bak \
>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*.repo
三、编辑 /etc/yum.conf 文件
将 keepcache=0 修改为 keepcache=1。这样做的目的是,使用 yum 安装、升级的同时,会保存下载的 rpm 包。
四、提取常见的软件包
当然,如果还需要其它软件包,也一并进行安装。
下载的软件包默认保存在 /var/cache/yum/x86_64/7/base/packages/ 和 /var/cache/yum/x86_64/7/updates/packages/ 目录下。
创建自建仓库目录:
将下载的软件包移到自建仓库目录:
[root@RicenOS ~]# mv /var/cache/yum/x86_64/7/updates/packages/* /opt/centos7/Packages/
五、生成仓库数据文件
[root@RicenOS centos7]# createrepo .
[root@RicenOS centos7]# cd ..
[root@RicenOS opt]# tar zcvf centos7.tar.gz centos7/
保存打包好的 yum 仓库 centos7.tar.gz,这个文件大小不过几十 M 而已,相比整个 ISO 镜像文件要小很多。
六、使用
将前面制作好的 yum 仓库上传到服务器的任意目录下,例如:/data
配置 yum 源:
内容如下:
name=CentOS 7
baseurl=file:///data/centos7
gpgcheck=0
enabled=1
更新缓存:
使用示例:安装 32 位 glibc
Copyright © 2005-2023 by www.ricensoftwares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